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广传学术午餐会|第二期回顾 曾岑:“粤语讲古”研究的思考与困惑

【发布日期:2023-11-03】  作者:     点击数: 

11月1日中午,广传学术午餐会第二次活动在文逸楼608举行。本次午餐会邀请了白羊直播802曾岑老师作题为《“粤语讲古”研究的思考与困惑》的学术分享。午餐会由郭建斌教授主持,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党委书记邹军教授、副院长张杰教授、张爱凤教授等四十余名师生出席,共同学习交流。

▲参加午餐会的师生

曾岑老师从自身研究经历出发,展示了“粤语讲古”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研究底蕴。她以《今日有段古》电视节目为引子,从历史由来开始,为在座师生介绍了“粤语讲古”的历史沿革、流行场地、重要人物和现今发展。曾老师认为“粤语讲古”作为一种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在丰富百姓精神娱乐活动的同时,也起到了开化民智、宣扬革命的作用曾老师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在谈及粤语讲古与北方评书的区别时,一时兴起还来了一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唱腔表演,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曾岑老师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困惑。她认为,“粤语讲古”的口述史研究对于“抢救”这一逐渐走向没落的文化形式有着重要意义,但自己在经验材料的处理、研究方向的选择和经典理论的结合上存在一些困惑,希望同在场师生们一起讨论。

▲曾岑老师

曾老师的话题引起了在座老师们的兴趣,大家对此展开了探讨。郭建斌教授首先肯定了曾岑老师目前的研究进展。他从本次分享的细微之处着手,建议从个人经历出发围绕媒介变迁的主线化整为零进行访谈,并可以考虑结合时代背景,探讨革命题材故事的创作土壤。张爱凤教授来自评书文化同样发达的江苏,她提出了对比考察扬州评话的建议,并分享了声音作为文化记忆载体”具身传承”两个可能的研究思路。田秋生教授首先对曾老师目前的困惑做了回应,认为研究者应当解放自己、回归初心,不要被理论所困,随后也介绍了自己理解的几个研究面向。同为扬州人的张杰教授认可与扬州评话进行比较的想法,并提出了文本、媒介、传播三条研究路径。本次午餐会在热烈的讨论中逐渐进入尾声。

▲郭建斌教授

▲张爱凤教授

▲田秋生教授

▲张杰教授

在自身研究经历的分享中,曾老师还提到了以往采访或预备采访的老艺术家们有些已经离开了人世,许多作为自己童年记忆的“声音”也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曾老师表示:“我希望自己的研究不仅仅是探讨保护文化的行政手段,也可以找到更多让文化传承下去的内生动力。”